2012-02-23

班度拉(A. Bandura)

美國心理學家班度拉(A. Bandura)鑑於操作制約原則過於簡化所有的學習歷程,又深察人類內在認知對學習的左右能力,於是提出社會學習論(社會認知論)。他認為人類的學習是個人與其特殊的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歷程。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,個體自出生就無時無刻、不知不覺中學習他人的行為,隨著年齡的增長,在行動、思想、感覺以及對事物的看法,終於變成一個為家庭及社會所接受的社會人。而這一連串的學習活動,所涉及的刺激反應,都是社會性的,所以被稱為社會學習,而這種學習又是個體習得社會行為的主要途徑
  • 新行為主義(neobehaviorism):行為─認知
  • 社會學習論(social learning theory)的創始者
  • 認為道德行為是個人在生活的社會中,受環境因素的影響,經由學習的歷程而建立的
  • 個體在社會環境中,環境因素、個人對環境的認知及個人行為三者,彼此交互影響,最後才確定學到的行為,故社會學習論又稱為三元學習論
  • 三元學習論(triadic theory of learning):反對斯金納環境決定論,認為單是環境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的學習行為,應是由環境、個人對環境的認知、個人行為彼此交互作用,而影響學習的行為
  • 主張學習得自觀察學習(observational learning)與模仿(modeling):觀察學習是指個體以旁觀者的身分,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
  • 模仿是指個體在觀察學習時,向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歷程,所模仿的對象稱之為楷模(model)
  • 觀察學習四階段:指個體只以旁觀者的身分,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,即可獲得學習,又稱勿需練習的學習
  1. 注意階段:指在觀察學習時,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(名義刺激),並了解該行為的意義(功能刺激)。否則無從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
  2. 保持階段:指個體觀察到楷模的行為之後,必須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表徵性的心像(把楷模行動的樣子記下來),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(能用語言描述楷模的行為),方可以保留在記憶中
  3. 再生階段:指個體對楷模的行為表現觀察過後,納入記憶,其後再就記憶所及將楷模的行為,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。換言之,在觀察早期的注意與保持階段,不僅由楷模行為學到觀念,而且也經模仿學到了行動
  4. 動機階段:指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從楷模身上學到了行為,而且也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
  • 替代學習:個體從他人的學習經驗習得新經驗的學習方式
    • 如:青少年經由暴力電玩觀察學習的過程,有時也會表現與模仿同樣或類似的激烈反應
  • 模仿學習並非機械式反應(行為主義),重視認知,認知是刺激─反應的中介過程,沒有認知即沒有反應的結果
  • 模仿學習的方式:
  1. 直接模仿(Direct Modeling):直接模仿是一種最簡單的模仿學習方式。人類生活中的基本社會技能,都是經由直接模仿學習來的。諸如幼兒學習使用筷子吃飯與學習用筆寫字等,都是經由直接模仿學習的
  2. 綜合模仿(Synthesized Modeling):綜合模仿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模仿。學習者經模仿歷程而學得的行為,未必直接得自楷模一人,而是綜合多次所見而形成自己的行為。例如,某兒童先是觀察到爸爸踩在梯子上修電燈,後來又看到媽媽踩在高凳上擦窗戶,他就可能綜合所見學到踩在高凳上取下放置書架頂層的故事書
  3. 象徵模仿(Symbolic Modeling):象徵模仿是指學習者對楷模人物所模仿者,不是具體行為,而是他的性格或行為所代表的意義。電影、電視、兒童故事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,他們在行為背後所隱含的勇敢、智慧、正義等性格,即旨在引起兒童象徵模仿
  4. 抽象模仿(Abstract Modeling):抽象模仿是指學習者觀察學習所學到的是抽象的原則,而非具體行為。算術解題時,學生從教師對例題的講解中,學到解題原則,即為抽象模仿
  • 最能引起兒童模仿的楷模:
  1. 重要他人(Significant Others)
  2. 同性別的人
  3. 曾獲得榮譽,出身高層社會,富有家庭兒童的行為
  4. 同年齡同社會階層出身的兒童
  • 自律行為養成的心理歷程:
  1. 自我觀察(Self-observation):指個人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觀察。自我觀察可在行為的當時,也可在行為之後;前者通常稱為自覺,後者通常稱為自省或反省。使用自我觀察時最簡單原則是,讓學生自行記錄,記下何時、何地、做了何種不當行為。曾有國外學者用此法研究八年級不按規定做作業的行為,規定自己每次把不做作業的事實記下來,不久之後發現該生拖延作業的行為大為改進。如曾子所說:「吾日三省吾身」
  2. 自我評價(Self-evaluation):兒童在社會情境中,觀察楷模人物(包括父母、教師、同學等)所採行的標準,及其成功後獲得獎勵,或失敗後受到懲罰的間接經驗,從而以替代學習的方式,建立起對自己或對別人行為評價的標準
  3. 自我強化(Self-reinforcement):指個人按自訂標準評判過自己的行為之後,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。在此情形之下個人受到的獎勵或懲罰,施者與受者都是個人自己,故而稱為自我獎勵(self-re-ward)或自我懲罰(self-punishment)。自我獎勵是個人對自己正確行為的肯定,在意義上正符合「正強化」原則。自我懲罰是個人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否定,否定後如果知過能改,改以正確行為替代錯誤行為,從而免除因自我懲罰而引起的愧疚,在意義上也符合「負強化」原則。不過,此類強化不像斯肯納理論中所指的外在因素,而是個體在心理上自我反省後所做的自我評定,故稱為自我強化。顯然,自我強化是養成學生自律行為的重要心理歷程
  •  自我效能理論(self-effeicacy of theory):解釋在特殊情景下動機產生的原因;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,評估的結果如何,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